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學生進入「成雁文創中心」的數位錄音室,為自己的詩作錄音。 圖/成德國中提供
圖說:「成雁文創中心」紙翫課。 圖/成德國中提供
圖說:「成雁文創中心」的紙翫課,學生學習造紙。 圖/成德國中提供
圖說:學生討論「智慧小車」創作。 圖/成德國中提供
圖說:學生敦親睦鄰活動,打掃學校附近社區。 圖/成德國中提供〔三好校園〕快樂學習桃花源 造紙錄音寫新詩
2024-11-21
成德國中自2012年起,將閒置校舍改造為「成雁文創中心」,並邀請藝術家進駐。文創中心設有錄音室、小小造紙廠、茶道教室等,學生們透過造紙、寫新詩、錄音和影音編輯,將文字轉化為聲音與影像,創作出自己專屬的詩作。
成德國中位於台北市南港區,1991年創校,校園遼闊,校地有2萬6000多平方公尺,全盛時期有33個班級,如今因少子化等因素,目前僅剩13班。為了發展學校特色,學校成立設計家聚落「成雁文創中心」,開設多元創意課程。
學校將校園閒置空間改造成「小小造紙廠」,訂製與南投廣興紙寮同等功能的打漿機、抄紙槽、烘台等全套造紙設備,並邀請紙翫、手作紙、音樂工程、製傘、茶道、金工等多位設計家駐點,讓學校特色課程更多元。
「成雁文創中心」設有專業錄音室,提供專業錄音功能,並開設手抄紙藝術課程,由閱讀推動教師黃瓊儀規劃設計課程,結合造紙工藝、新詩創作、數位錄音與影音製作等,為學生帶來一場創新且跨領域的學習體驗。
閱讀彈性課程 學習新詩創作
課程中安排共讀《小書痴的下剋上》,課程以書中的造紙情節作為開端,學生在閱讀的同時,可深入了解古法造紙的技術,並與紙翫課程結合,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會了造紙,還透過閱讀彈性課,學習新詩創作技巧。
在老師的引導下,每名學生都能完成獨具個人風格的詩作,並進入數位錄音室,為自己的新詩錄音,同時運用Canva影音編輯功能,製作出結合影像與音樂的視聽作品,提供學生表現創意的多元途徑。
園藝社學生則結合校園特色,以校園大自然環境為教材,設計依季節、環境、生態景觀等不同的情境課程,從悉心照顧植物的生長過程中,學習欣賞美麗的自然藝術,進而愛護大自然,體驗與生態共生共榮。
為了培養學生三好理念,將三好精神融入校園,學校在敬師週期間,鼓勵學生勇於向老師表達謝意,除了書寫給老師的感恩卡之外,也鼓勵學生寫給國小老師。另在學務處前設置「愛的大聲公」,學生可透過麥克風,大聲向老師表達謝意。
三好敦親睦鄰 成就品德典範
學校也在每年校慶期間,安排敦親睦鄰活動,打掃學校附近的公園、社區,透過清掃與社區服務,了解社區生態環境,思考環保議題,關心自己生活的地方,落實「三好校園」精神。
學校除了開設鼓藝擊樂社、足球社、巧固球社,培養學生多元發展、建立自信心及正當休閒之外,也開設特色課程「智慧小車」,讓學生盡情揮灑想像力與創造力,開發出有趣的AI智慧車。
校方舉辦AI智慧小車培訓課程,帶領學生從認識智慧小車的各部件開始,聚焦於AI及程式控制,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或電子元件,包括AI影像辨識鏡頭、感測器、馬達、LED等,最後設計及創造出一輛AI智慧車。
學生透過撰寫方塊程式,讓智慧小車可以執行指定的任務,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,今年參加「2024 START智慧小車競賽」榮獲最佳潛力獎。
校長余志呈表示,學校透過種種課程,引導學生多元發展,讓每名學生都能主動探索、發現、思考與創新,並強化溝通分享、團隊合作、解決問題等能力,更透過品德教育,建立正確價值觀,形塑「成」就好品「德」的典範學校。
成德國中位於台北市南港區,1991年創校,校園遼闊,校地有2萬6000多平方公尺,全盛時期有33個班級,如今因少子化等因素,目前僅剩13班。為了發展學校特色,學校成立設計家聚落「成雁文創中心」,開設多元創意課程。
學校將校園閒置空間改造成「小小造紙廠」,訂製與南投廣興紙寮同等功能的打漿機、抄紙槽、烘台等全套造紙設備,並邀請紙翫、手作紙、音樂工程、製傘、茶道、金工等多位設計家駐點,讓學校特色課程更多元。
「成雁文創中心」設有專業錄音室,提供專業錄音功能,並開設手抄紙藝術課程,由閱讀推動教師黃瓊儀規劃設計課程,結合造紙工藝、新詩創作、數位錄音與影音製作等,為學生帶來一場創新且跨領域的學習體驗。
閱讀彈性課程 學習新詩創作
課程中安排共讀《小書痴的下剋上》,課程以書中的造紙情節作為開端,學生在閱讀的同時,可深入了解古法造紙的技術,並與紙翫課程結合,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會了造紙,還透過閱讀彈性課,學習新詩創作技巧。
在老師的引導下,每名學生都能完成獨具個人風格的詩作,並進入數位錄音室,為自己的新詩錄音,同時運用Canva影音編輯功能,製作出結合影像與音樂的視聽作品,提供學生表現創意的多元途徑。
園藝社學生則結合校園特色,以校園大自然環境為教材,設計依季節、環境、生態景觀等不同的情境課程,從悉心照顧植物的生長過程中,學習欣賞美麗的自然藝術,進而愛護大自然,體驗與生態共生共榮。
為了培養學生三好理念,將三好精神融入校園,學校在敬師週期間,鼓勵學生勇於向老師表達謝意,除了書寫給老師的感恩卡之外,也鼓勵學生寫給國小老師。另在學務處前設置「愛的大聲公」,學生可透過麥克風,大聲向老師表達謝意。
三好敦親睦鄰 成就品德典範
學校也在每年校慶期間,安排敦親睦鄰活動,打掃學校附近的公園、社區,透過清掃與社區服務,了解社區生態環境,思考環保議題,關心自己生活的地方,落實「三好校園」精神。
學校除了開設鼓藝擊樂社、足球社、巧固球社,培養學生多元發展、建立自信心及正當休閒之外,也開設特色課程「智慧小車」,讓學生盡情揮灑想像力與創造力,開發出有趣的AI智慧車。
校方舉辦AI智慧小車培訓課程,帶領學生從認識智慧小車的各部件開始,聚焦於AI及程式控制,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或電子元件,包括AI影像辨識鏡頭、感測器、馬達、LED等,最後設計及創造出一輛AI智慧車。
學生透過撰寫方塊程式,讓智慧小車可以執行指定的任務,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,今年參加「2024 START智慧小車競賽」榮獲最佳潛力獎。
校長余志呈表示,學校透過種種課程,引導學生多元發展,讓每名學生都能主動探索、發現、思考與創新,並強化溝通分享、團隊合作、解決問題等能力,更透過品德教育,建立正確價值觀,形塑「成」就好品「德」的典範學校。
最新消息
佛光山啟動宿霧第二次賑災行動 1500戶災民受惠
2025-11-22多倫多大學跨宗教論壇 覺凡法師分享因緣法
2025-11-22柏林佛光寶寶祝福禮 信仰傳承和樂融融
2025-11-22邁阿密佛光人走入社區慈悲關懷
2025-11-22多大佛光學社舉辦研討會 知觀法師講說佛教核心教義
2025-11-22安國寺佛光人捐血慈悲活動 行三好服務人群
2025-11-22多倫多佛青心連心 身體地圖探索7大身份
2025-11-22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懷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
2025-11-22【星雲大師全集20】佛教管理學.人間佛教的「治心十法」①
2025-11-22松山第六分會送愛關懷 廣結善緣
2025-11-21
相
關
消
息







